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乐居财经丨绿城保障房:为13万户原住民提供美好舒适的居住生活体验
2019-03-28

(作者:乐居财经)


前一段时间,一大波既具颜值又有品质的绿城保障房走红网络,被网友和媒体誉为“最美保障房”,品质丝毫不输一般商品房,如位于萧山的湖头陈花苑、潮上临云南苑,位于丽水缙云的西桥世家,位于南京岱山的保障房等等。


640.webp.jpg

萧山湖头陈花苑

640.webp (1).jpg

潮上云临南苑

640.webp (2).jpg

丽水缙云西桥世家

640.webp (3).jpg

南京岱山保障房


中国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保障房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绿城自2005年首次介入杭州江干区“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十多年来,在保障房营造以及生活服务方面不断修炼内功,形成强大的产品研发和品质把控能力。


从设计源头到营造过程,再到生活方式的体验与变迁,保障房建设如何发挥绿城产品优势,体现“以人为核心”?绿城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建筑设计:

  尊重居者生活习惯 


保障房承载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项惠及多代的民生工程,在绿城更是被称为“爷爷工程”。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先生曾经说:要让更多人住上绿城的好房子。以营造保障房为主要任务的绿城乐居,就是秉承这一理念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每拿到一个保障房项目,绿城首先是调研项目所在区域的风俗、文化,与原住居民反复沟通,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


如户型设计上,注重居住者对厨房、餐厅、客厅等生活习惯的诉求;在配套布局上,注重对文化礼堂、红、白事馆等原住生活需求的兼顾;在园区景观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引导百姓从农村生活习惯向城市居民生活习惯转变。


640.webp (4).jpg

金华金都美地项目


通过前期多方调研考量,绿城的保障房力求在产品设计与人性化设计上达到平衡,既有绿城的特质,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安置对象的需求。


640.webp (5).jpg

保障房项目景观农业设置


  工程管理:

  样板先行,严控品质


为了从源头上把控保障房的品质,有效避免建设中的错误返工等状况,绿城制定了完善的样板管理办法。


即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工艺样板、实体样板、交付样板必须一个不少地呈现展示。只有在施工单位完成学习交底后,才允许启动大面积施工。这是每个保障房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动作”。


640.webp (6).jpg

保障房项目工艺样板

640.webp (7).jpg

保障房项目实体样板

640.webp (8).jpg

保障房项目交付样板


目前,绿城的保障房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强大的产品标准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保障了各环节品质管控的落地。


  全过程监督:

  第三方检测+质量监督小组


绿城的保障房从开工建设到完工,要经历来自多个主体的多重监督。除了项目的自查、上一级公司的巡查外,每个季度还会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不定时的突击测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保障房营造过程中都会见到“村民监督小组”的身影。这个“监督小组”由项目未来的业主组成,可随时检查、监督小区品质,详细了解每一道工序背后的细节。


640.webp (9).jpg

杭州大江东河庄项目村民监督小组现场检查


此外,绿城的保障房项目定期组织“工地开放日”活动,接受来自全社会的监督。


640.webp (10).jpg

工地开放日


在这样的监督体系下,绿城营造的保障房收获了来自行业、百姓、媒体的多方好评,也受到了各地政府的认可。


从2005年至今的10余年间,绿城保障房品质不断提升,斩获了包括詹天佑奖、广厦奖、钱江杯、西湖杯等在内的各类奖项92项。


截至2019年2月底,绿城累计承接政府代建项目239个,总建筑面积5388万㎡,累计交付面积1900万㎡,已为13.4万户原住民改善了居住生活环境。


就在上个月,杭州下城区将一项涉及14个小区、150多万平方米体量的保障房代建重任,再一次交给绿城。


未来,保障房这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需要得到社会更多人的关注。相信在绿城的推动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Last Next

法律声明

Legal statement